包裝.信譽
- davidchen210us
- Jan 20, 2017
- 1 min read
隨著包裝技術的進步,台灣球狀的烏龍、金萱基本都使用不透明鋁袋的真空包裝。茶農採收後,通常會用三十台斤的真空袋先初步包裝,等到消費者要購買的時候,才會再分裝成四兩,盡量避免接觸濕氣和氧氣。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,保存個三五年應該是沒問題的。但礙於法規,外包裝通常都寫保存期限兩年,另一方面,茶農、茶行,當然也希望消費者快點飲用完畢,才有機會回購,增加收入
因為茶產業日趨成熟,市面上公版的包裝設計精美,又省去設計包裝的成本,深受茶農、茶行的喜愛。但問題來了,外包裝一樣,不代表內容物就一樣。許多不知情的消費者或觀光客,不知不覺買到了較低等的茶葉,甚至是越南產的烏龍茶。向熟悉、有信譽的店家購買茶葉,就是保障自己的一種方式
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也因為這些公版包裝垂手可得,有些稍有年紀的茶農,對行銷、品牌不是很熟悉,因此相同的茶葉,往往就隨心所欲使用包裝,當A包裝袋庫存用完,就使用B包裝袋,即使裡面包裝都是相同的上等茶葉,往往卻也容易造成消費者的困擾,這都是茶產業有待進步的小缺點
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