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〇一六.春茶.冬茶.樟樹湖.海拔高低的迷思
- davidchen210us
- Dec 14, 2016
- 2 min read
離開阿里山公路上的石棹茶區,向北開去,經過著名的阿里山奮起湖,就會抵達樟樹湖茶產區
瑞峰村與瑞里村、太和村、樟樹湖屬於嘉義梅山鄉,同為阿里山著名的產茶區。遊客一般順著阿里山公路開上山,許多人會止步於奮起湖,看看奮起湖車站、吃吃美味的奮起湖鐵路便當後,便會回頭到阿里山公路,然後往更山上去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。因此樟樹湖這邊人煙相對稀少,茶園的自然環境也就更為良好,上等品質的樟樹湖茶葉,價格自然相對水漲船高

樟樹湖茶區,同樣是以金萱和青心烏龍為主。茶農請筆者試喝了二〇一六年春天採收的金萱,淡淡的奶香加上花香、口感清爽不澀實在令人難忘。這金萱是茶農的朋友栽種的,因為春茶的質量很好,加上朋友較不善行銷,需要通路販售,茶農也就樂於幫忙販售
勿有海拔高低的迷思
茶農的茶園,座落在一千二~一千六百公尺的山坡上,由於面積廣大,又須人工手採,當採茶季節到的時候,總會從低海拔的開始採收,產量的多寡,影響到採收日期的長短。當天採完的茶葉,就會立刻進行日光萎凋....等製茶程序,因此茶葉會一批一批的產出,味道也就會些許的不同。有些茶農會將所有的茶葉混裝販賣,有些則會依據海拔高低做價位上的區隔,這就考驗著每個茶農的行銷技巧與手段了
茶農拿出了自家採收的兩種清香烏龍讓我試喝,第一款是較早採收的烏龍,海拔雖較低,但相較於後採收的烏龍茶香更為濃郁、喉韻佳。或許是第一款的乾燥時間稍微久了一點,即使沒有經過最後焙火的程序,卻依舊帶了些許烘焙味
茶展中,常常會聽到低海拔產區的茶農說勿有海拔高低的迷思,應該依循自己的味蕾找茶。雖說有時候是一種宣傳手法,但這次在樟樹湖的經驗,相同的茶園、相同的製茶師、不同的海拔、不同的製茶日期,讓我體會到,海拔高低可以當作參考,畢竟這是天生的環境不同,但真的不一定是茶葉好壞的指標,還有許許多多的自然、人為、乃至於是消費者自己生理、心理的因素所造成味道上的差異

Comentarios